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今年来12只定增私募涨幅超20% 最高涨幅达98%

时间: 2016-10-08  文章来源: 和讯网
  在资产配置荒的大背景下,定增项目受到越来越多机构的追逐,部分定增私募业绩涨幅十分亮眼。
  据新浪财经报道,今年以来涨幅20%的定增私募达到12只,3只涨幅更是超过80%,分别是排名第一的“瀚信定增1号”,年内收益率达98.3%;排名第二的“前海互兴11期”,年内收益率达97.3%;排名第三的“波若精选2期”,年内收益率82.83%。
  业内人士指出,在资产配置荒的大背景下,定增项目受到越来越多机构的追逐,主要是基于A股市场经历了去年的大幅调整,目前市场整体难以出现大幅下跌的判断,机构资金纷纷介入定增市场。而大量资金的涌入将定增折价的安全垫被压缩得越来越薄,甚至屡屡出现溢价发行的情况。
  有私募机构表示,市场火热的同时,投资者获利空间也被收窄,参与定增“躺着挣钱”成为过去时,做定增的关键还是要看项目的质量怎样,就算是申报的时候价格高点也无所谓,是金字迟早会发光的。
  近期不少私募人士感叹,目前市场上的优质定增项目少之又少,参与定增的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公募、私募定增产品等可谓一票难求,产品建仓压力陡增。
  有些机构投资者不得不在申报过程中溢价申报,从而导致市场的申报价格整体上扬,最后折价逐步消失甚至还出现溢价发行的现象。甚至有投资者戏称,“定增大有形成卖方市场的趋势,目前的定增市场的疯狂程度堪比近期抢房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