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流动性较充裕 央行暂停逆回购
时间: 2016-10-08 文章来源: 财新网
国庆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市场中短期利率全线回调,市场流动性目前较为充裕,央行据此暂停逆回购操作。10月8日,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发布公告称,鉴于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参与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意愿总体较弱,本周六(10月8日)暂不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同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种大幅下降了0.134个百分点至2.193%;7天期Shibor则下降了0.035个百分点至2.442%;14天期Shibor下降了0.014个百分点至 2.588%;1月期Shibor下降了0.005个百分点至2.736%。
其余长期利率品种均较上一交易日持平。
截至记者发稿时,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大幅下降至2.1315%;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则大幅降至2.3340%;14天期回购利率降至2.5411%。
华创证券分析师屈庆预计,节后资金面仍不可过于乐观。首先节后资金到期量依旧较大。目前来看,节后前两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量达到9450亿,另外还有3915亿的MLF到期,总到期量达到13365亿。
公开市场本周共计有4400亿元人民币14天期逆回购和1250亿元28天期逆回购、及55亿元三年期央票到期。上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4201亿元,之前一周累计净投放规模近6700亿元,相当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
同时,节后将面临缴准因素。根据历史均值看,缴准的规模在1000亿左右。假期期间海外市场的波动。由于国庆期间海外市场不休市,在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大的情况下,海外市场的波动可能会加大资金的流出。
此外,节后28天逆回购可能会继续操作,央行继续温和去杆杠,资金成本的提高仍是大趋势。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褚建芳表示,流动性短期难有大改善,财政依赖准财政发力。货币政策短期内降准降息的可能性较小,目前货币政策的焦点问题不是流动性不足,而且货币政策的传导存在问题,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不能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在经济暂时走平的背景下,有汇率、资本流出和房地产泡沫等问题掣肘,短期降准降息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