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看好节后“阶段性反弹” 机构投资者静待加仓时机

时间: 2016-09-30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从昨日沪市成交量来看,“十一”长假临近,投资者持币观望情绪浓厚。但对于节后的走势研判及投资策略,以保险、基金等为主的机构投资者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看好节后“阶段性反弹”,静待加仓时机。 节后加仓的背后逻辑是:节后季末流动性扰动因素消除,流动性将出现好转;节后两市解禁规模将明显降低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资产荒”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优质股的相对优势逐步显现。这意味着,坐拥大量资金的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的资产配置需求仍然存在。 节后或现“阶段性反弹” 受访的保险、基金、私募等机构投资者普遍认为,鉴于资金面、基本面、情绪面等因素有望在节后出现阶段性好转,压制近期市场表现的力量或有所缓解,市场有望出现阶段性反弹。 九泰基金在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就明确表达了“房地产调控政策预期或成为推动股市新变量”的观点,认为“近期楼市异常火爆,预计随着调控加码,楼市有望边际降温,楼市与股市间‘跷跷板效应’的边际变化,有利于股市资金面的好转。” 无独有偶,朱雀投资经理也注意到了A股与楼市“一冷一热”的反差。“在楼市资金分流的情形下,节前市场投资者情绪趋于谨慎,节后四季度市场波动可能将加大,市场在经过长时间横盘后将面临方向选择。不过对四季度市场走势,应谨慎但不悲观,四季度应当是在自下而上基础上积极布局的阶段。” 保险机构对于四季度市场表现也不悲观。多家大型保险机构投资经理的观点是,经济基本面虽然没有大幅改善迹象,但也没出现进一步恶化的情况,市场区间震荡的格局仍未改变。“因此,我们继续维持此前在沪指2800点至3200点间开展波段操作的策略,若沪指跌至2900点附近,会根据自身资金特点,逢低加仓。”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经济新常态及利率走低趋势下,流动性相对充裕下的“资产荒”现象愈演愈烈,诸如险资等机构投资者“钱多、想配置好资产”的诉求强烈,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一些优质蓝筹股对于一些长线资金而言吸引力仍在。但短期策略上,他们可能仍以波段操作为主,更大、持续性更强的机会或需等待来自企业盈利改善等方面的进一步证据。 考虑配置超跌蓝筹股 在持有节后“阶段性反弹”的预期下,机构投资者具体看好哪些品种?从受访的公募、保险等机构的反馈来看,重点基本锁定超跌且有业绩保证的蓝筹股。 多位保险机构投资经理透露,节后主要考虑买入部分全年盈利水平明确、估值偏低、超跌的金融或消费品种,以及部分周期性龙头股。此外,不少保险机构四季度还看好泛基建类股票。他们的逻辑是: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持续的背景下,下半年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政策支持和实际投资有望持续释放,为此看好泛基建类周期股,尤其是同时受惠于“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的优质个股。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华夏基金经理庞亚平表示,只有估值合理且业绩增长良好,才是股价的核心支撑,整体来看,目前的大盘蓝筹更加值得关注。九泰基金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景气改善、盈利确定性较高的板块有望在节后出现更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