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定增基金热潮来袭 吃瓜群众谨慎以待

时间: 2016-09-30  文章来源: 投资快报
  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基金业这个发行“铁律”长期以来屡试不爽。定增基金在熊市卖成“爆款”,是否已经过热,值得业界思考。
  根据数据,去年2月国投瑞银基金成立业内第一只定增主题基金,而去年全年基金公司只发行成立4只定增主题基金,到今年现在市场上已有18只,呈汹涌井喷之势,还有大量在发与待发定增基金产品,定增基金俨然成了不少基金公司必备的“爆款”。
  当然,市场有需求,基金公司乘势大量发行也可理解。在现在普通基金发行艰难的时刻,定增基金还能卖得出去。毕竟过去几年定增市场,都是有钱人的专利(由于定增有锁定期都是专户私募和超高净值客户认购),且赚钱效应明显。终于公募基金通过封闭产品的形式,也开发出专门定增主题的产品,普通投资者1000块钱也可以参与定增了。
  这让人想起2014年的某只参与混改的基金,以前一般老百姓哪能参与到国企混改IPO前的市场中去,通过这只10万元门槛的基金,大家可以去间接认购某混改项目IPO前股份,然而两年过去了收益却并不咋的,同是IPO前入股,这批投资者迄今为止并没有赚多少钱。
  要说起哪类基金热,然后“好发不好做”那案例可是太多了。去年上半年股市牛气冲天,股票基金、分级基金大卖,动辄两三百亿元的股票型基金问世,在去年4、5、6月分级基金更是火爆得不行。然而随着股灾的到来,股票基金亏得一塌糊涂,而买入分级B的投资者那更是亏得惨不忍睹。
  2013年6月天弘基金和阿里巴巴合作推出余额宝,从此各种“宝”类货币基金成为各大基金公司力推的产品,然后好景不长,随着降准降息货币环境的不断宽松,“宝”类货币基金收益率每况愈下。七日年化收益率从前几年高位的5%、6%跌到现在的2.3%、2.4%水平。
  在2006、2007年大牛市后,A股市场在2008年遭遇暴跌,然而那波牛市让市场看到了指数基金的威力。在2009年市场再度走牛后,指数基金大爆发成为当年基金市场热捧的品种,2009年也被称为指数基金元年。然而指数基金元年过后,市场迎来的并不是继续走牛,而是长达四五年的震荡探底,主要指数不断创新低,指数基金成为投资收益率的重灾区。
  历史如果能代表未来,那做投资就太简单了。可惜历史不能重演,一段时间的热点过后,往往机会在另外一个板块,原来炙手可热的,可能会归于沉寂,那怎么看待现在火热的定增基金呢?具体来看,定增仍然是股票投资,只是以定增方式获取股份并锁定一年或三年,那么除了A股总体的系统性机会和风险需要考虑,基金管理人的选股能力、定增认购股票获得的折价率等也非常重要;如果在二级市场买卖定增基金,那么二级市场的折溢价率、趋势的把握、流动性这些市场因素又是必须考虑的。把这些想清楚了,差不多就知道要不要买定增基金和买哪些定增基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