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美债为哪般
时间: 2016-09-29 文章来源: 国际商报
美国财政部9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投资者7月减持美国国债220亿美元,这是自2013年12月以来,中国投资者月度减持美国国债的最大规模。除中国外,同时减持美债的还有爱尔兰、开曼群岛、沙特阿拉伯等。为何全球市场突然开始不再青睐美债?
减持不约而同
尽管经过7月的大规模减持,但中国仍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所持美债总规模为1.2188万亿美元。
可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世界多国对美国国债的减持趋势却是无法忽视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美债的前五大持有者依次是中国、日本、爱尔兰、开曼群岛、巴西。其中,除巴西和日本增持外,爱尔兰、开曼群岛、中国均主动减持美债。
其中,爱尔兰减持美债10亿美元,持债总规模达2696亿美元;开曼群岛减持美债51亿美元,持债总规模为2643亿美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沙特阿拉伯已经连续6个月减持美债,从今年1月的1236亿美元减持到7月末的965亿美元。另外,英国、新加坡、德国也在减持美债。
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机构监控的美债规模今年二季度减少了780亿美元,上半年累计减少1000亿美元。以年化角度来看,这种削减规模至少是自2002年以来最大的。
央行各有考量
对于减持美债的行为,各国央行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比如,日本在执行负利率之后,国内银行对美元的需求升温,日本不得不将长期美债换成现金和短期美债;深受油价持续低位之苦的沙特阿拉伯则以抛售美债来填补预算赤字的缺口。
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指出,债券市场作为金融资金的投资场所,只是给投资者增加新的选择,最终选择何种投资品种,都是投资者权衡收益与风险后做出的相对平衡的选择。而长期以来,美国国债凭借风险低等优势,常常成为各国政府和各类市场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品种。
只是近期由于美国逐渐接近总统大选的时点,周密表示,各方对于未来美国政策的担忧增强,纷纷选择减持美国国债以降低风险。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减持美债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居民及企业购汇需求上升;二是央行根据国际市场的各种变动而进行的正常的投资操作。“首先,央行持有的庞大资金肯定不会以单纯的储蓄形态趴在银行账上,会有相当一部分投到发达经济体的国债、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公司股票中。当本国居民及企业需要购汇的时候,央行就会抛售债务来使现金回流。其次,美国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中,向下的指标多于向上的指标(比如8月份生产者物价指数、零售销售环比、工业产出尤其是制造业产出),表明美国第三季度经济承压。所以,美联储9月份没有加息。”鲁政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