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持美债或难持久
时间: 2016-09-29 文章来源: 国际商报
由于目前美国国债市场已处于历史性峰值,且未来美联储加息可能导致国债市场调整,因此市场出现一种担忧,减持美债会否就此成为一种全球趋势?中国社科院政治经济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认为,至少就美国海外第一大债务国中国而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投资者预计不会继续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
张明对国际商报记者分析指出,首先,未来几年内,由于美联储步入新的加息周期,美元可能继续走强。这使得中国投资者不但不会大规模减持美债,反而可能继续增持美元资产。其次,在美元资产内部,目前美股与美债都处于历史高位,都面临下调风险。但截至2015年,由于中国投资者已连续5年增持美股,且美股调整风险不亚于美债,出于避险考虑,中国投资者更有可能减持美股而非美债。再次,最近两年来,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债规模与中国外汇储备之比呈现趋势性上升,这说明迄今为止的减持行为主要是由外汇储备存量缩水所致,而非中国央行主动在减持美元资产。
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也认为,增持或减持美国国债是市场行为,在美国经济仍然在发达经济体中表现突出的情况下,缺乏美国国债市场持续向下调整的驱动力,因此投资者减持并不会出现持续的趋势。
周密说:“相信中国投资者会根据自身的需求调整资产配置,可能未来的投资方向会更加多元化,但在当前全球经济尚未复苏的阶段,美债仍是减少风险的重要投资标的。”
另外,周密补充道,尽管当前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在逐步缩小,但中国外汇储备和持有美债规模仍然较大,是美国海外第一大债主,较第二名日本持有的美债规模多642亿美元,完全能够满足对外清偿需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外汇储备充足性评估》框架,可测算出当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区间为1.59万亿~2.82万亿美元。截至8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约为3.19万亿美元,由此可知,中国外汇储备仍然充裕,足以应对贸易收支、外债兑付和居民跨境资产配置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