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全民炒房”为啥苦了中国股市?

时间: 2016-09-24  文章来源: 金融投资报
 对于资金而言,更愿意
  到更具赚钱效应的投资渠道中获得超预期投资回报。但无论是“全民炒股”还是“全民炒房”,都不是一个好现象。在过度投机的背后,终究还是会有一个价值理性回归过程,谁会成为最后接棒者,仍需拭目以待。
  上市公司“卖房保壳”,A股投资性房地产高达近6000亿元等系列现象,深刻反映出一个问题,即当前国内已经逐渐上演着一场“全民炒房”的热潮。而在国内房地产市场颇具赚钱效应的影响下,“脱实向虚”的风险也显得愈发明显。
  当前,“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中小企业多,融资渠道少”,属于国内市场的一个最真实的写照。与此同时,加之资产荒现象的持续上演,大量资金几乎无处可逃,而国内优质资产的挖掘难度也在水涨船高。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更多资金却仍看重国内一二线房地产市场的赚钱效应,并促使大量资金涌向这一个更具资产保值增值效果的投资领域之中。
  不过,与之相比,中国股市的表现却明显逊色。或许,纵观这些年的市场表现,中国股市可以描述为典型的“牛短熊长”特征,而中国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一二线房地产市场,则属于典型的“牛长熊短”特征。受到这一现象的影响,不少人更愿意把国内股市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表现描述为“跷跷板效应”。
  从全民炒股到全民炒房,这一现象上演,还是离不开“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的问题。然而,在大量资金急需寻求资产保值增值的预期下,民间资金却更热衷于以房地产市场作为主导的投资渠道,而甚少大规模进军中国股票市场。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高杠杆炒股,高杠杆炒房现象的兴起,却进一步激活了市场的炒作热情,并推高了整体市场的投机氛围,由此也加剧了国内股市与国内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差异化表现。
  其实,归根到底,对于国内资金而言,哪里具有持续性的赚钱效应,资金就会往哪里去跑,资金还是离不开逐利的本性。如何快速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也成为了多数资金急需实现的任务。
  很显然,对于刚刚经历“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中国股市来说,虽然目前整体波动率骤然下降,且基本摆脱了系统性风险,但因前期股灾风波的心理冲击压力依然存在,市场仍然心有余悸。对此,在政策面环境以及资金面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股市面临一个相对漫长的信心修复期,而短期股市再度重启一轮牛市的概率也不高,这也很难满足资金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真实需求。由此可见,波动率持续下滑,股市日均成交量能的持续低迷,这也是近一段时期内中国股市的最真实写照了。
  至于国内一二线房地产市场,则完全处于另外一种表现姿态。然而,在强烈的赚钱效应影响之下,无论是大资金大机构,还是普通居民,都愿意到房地产市场中寻求资产快速保值增值的目标。
  一边是国内一二线房地产市场强烈的赚钱效应影响,另一边却是中国股市持续性的抽血压力上演。由此可见,对于资金而言,更愿意到更具赚钱效应的投资渠道之中获得超预期的投资回报。这一举动也加速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吸金效应,从某种程度上继续削弱了股市的新增流动性涌入预期。
  笔者认为,无论是“全民炒股”,还是“全民炒房”,都不是一个好现象。很显然,在过度投机的背后,终究还是会有一个价值理性回归的过程,但谁将会成为最后的接棒者,仍需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