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尚未成型三大问题接踵而至
时间: 2016-09-24 文章来源: 金融投资报
威海市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国有企业——威海国际物流园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国际物流,证券代码:835821)确定的“十三五”发展战略是“传统物流、现代物流、金融物流”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理想虽然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场面还没出现,公司已面临三大难题:业绩连年亏损、非经常性损益占比过高、资产负债率高企。何时盈利还是一个未知数。■本报记者 康曦
区位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今年2月23日,国际物流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成为威海市第一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国有企业。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为两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业务和跨境电商物流业务;另外,公司还有代理业务和商贸业务。《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国际物流的背后是国资控股,所以比起其他物流公司,其具有天然的背景优势。在跨境电商物流业务方面,公司拥有威海市唯一一家“公共服务型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驻有海关、商检等部门进行实时监管,拥有能够与海关系统、跨境电商系统、快递物流平台无缝对接的先进的跨境电商操作服务平台等关键资源,并且拥有“跨境电商物流企业”操作资质。
公司区位优势也十分明显,处于我国最大的轮胎产业集群地之一的威海地区。三角轮胎(601163)、浦林成山轮胎、玲珑轮胎(601966)作为国内轮胎行业知名的领军企业,以及中威轮胎、君乐轮胎等企业,构建了公司稳定的客户对象群体。
然而,这么一家优势明显的物流公司,不仅没有盈利,反倒连年亏损。2013年、2014年、2015年国际物流净利润分别亏损8715.07万元、5065.42万元和5999.62万元。2016年上半年,公司交出的成绩单也是亏损。今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7853.55万元,同比增长111.41%;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亏损3448.2万元,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扩大了2.28%。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毛利率跟业绩一样,长期为负。2013年、2014年、2015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15.7%、-11.81%和-17.66%。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12.66%。
对于毛利率的长期为负,公司解释称物流园项目处于初建期,工程在2013年初竣工转固,仓库多,体量大,计提折旧占成本比例高;且公司前期投入巨大,向银行借款较多而导致财务费用较高,导致企业持续亏损。在2016年半年报中,公司自己坦承:“如若不能尽快提升销售收入,提高资产利用率,或降低财务费用,突破盈亏平衡点,将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造成重大影响。”
何时盈利还没有时间表
非经常性损益对国际物流业绩影响巨大。2014年、2015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净利润亏损分别为8357.88万元和7610.97万元。即2014年、2015年非常性损益为公司贡献了3292.46万元和1611.35万元的业绩,占当年净利润的65%和26.86%。今年上半年非经常损益也是高达826.22万元,占当期净利润的23.96%。《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国际物流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政府补贴,包括基础设施配套补助资金、企业扶持资金补助等。然而,这种吃“皇粮”的日子显然不可持续。公司表示将通过开拓大客户,发展新兴业务,提高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另外,通过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和处置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等。
资产负债率高企,也是国际物流面临的较大问题之一。2013年、2014年、2015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99.18%、105.82%和85.41%。今年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也是达到了87.94%。
国际物流表示,资产负债率较高,主要是由于短期借款、其他应付款和长期应付款金额较大,公司按合同规定进行利息和本金偿还,不存在支付困难。但凡事都有一个万一,公司自己也坦承:若经营和收款情况发生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的债务偿还和现金流量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