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到了贪婪的时候?
时间: 2016-09-24 文章来源: 金融投资报
针对此前股市的低迷,都会有一个借口,即等待美联储议息会议的靴子落地。但是,当本周美联储宣布9月仍不加息后,股市的糟糕表现证明了这些都不是制约其上涨的最主要因素。在美股再创新高、亚太与欧洲股市大幅反转的时候,中国股市的疲态,表明了这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被资金抛弃的场所。随着日本央行周三推出将政策目标转向以国债收益率曲线控制为主的新型QQE,靠央行来平抑市场汇率波动的时期继续升级,中国央行一周内累计净投放资金已达7000亿元,这与一次降准释放资金量基本相当。但是,如此大规模资金投放,并未缓解近期短期资金面趋紧态势,面临月末,市场的资金短期日拆利率再度上行。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差钱。与股市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楼市进入近乎疯巅状态,民间资金疯涌而入,这个市场从来不缺人气。
楼市的火爆,加速了股市的恐慌。关键的关键在于,楼市在火热时吸引了资金流出股市,而楼市的泡沫一旦真的被挤爆,资金也不一定会回流股市,因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根基,牵扯到整个金融链条多个环节,如果房地产不行,那股市至少在短期内必将引发连锁反应而加速破位。并且,从楼市回归股市,本身也是一种脱实向虚的举动。所以,对楼市的调控实在是一个棘手的课题,而受害的还是股市。
从现有的资金结构上看,具备最多数量的中小散户,活跃度已极低,表现出来的成熟,仅仅是因为受一年多来长期打压而出现的信心缺失,从而不再随意入市、不随便参与交易。而所谓的国家队,从数据分析似乎还有减仓的表现;产业资本则在持续减持。这样,市场的活跃者,除了为数极少的游资外,便是以险资为代表的谋求资本运作的综合性金控平台了。本周的热点几乎为零,为数不多的活跃着的,是几只重组转型的个股,间或夹杂着游资刻意做盘的几只。
所以,股市不是不想作为,实在是无力作为。
当前的股票资产是低廉的,但它的价值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才能体现。当有钱的险资贪婪地着手资本市场的布局时,我相信他们不是看中当前的差价,当前低靡的市场哪有多少差价呢?他们看中的是“资产荒”的当前,竟然还有这么一大块未被开垦的资产而已。当人民币国际化,深港通与沪伦通相继通车,中国经济转型宣告成功之时,这块资产才会显露其真正的价值。而现在,短期内的下周初,会有小幅拉升,此后仍只会是看似“无尽头”的僵局直到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