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上市满月即停牌 次新股重组越来越急

时间: 2016-09-21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次新股越来越“猴急”,上市刚满月的兆易创新与中潜股份,就已停牌谋划重大事项。而今年以来,不少次新股的重组速度显著加快,经常在上市半年内即谋求重组。
  9月20日,兆易创新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称,其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涉及重大资产重组,于9月19日起紧急停牌后,于9月20日起连续停牌。
  兆易创新刚于8月18日在上交所首发上市,至本次停牌前,上市仅仅32天,总计交易日更是只有短短20天。在这20个交易日中,兆易创新股价有18天封于涨停,成交规模并不大。只是在停牌前的两个交易日,兆易创新打开涨停,成交额随之明显放大。其中,9月13日,兆易创新成交额达到28.2亿元,换手率高达63.8%;停牌前的最后一交易日即9月14日,兆易创新股价上涨3.87%收于177.97元,全天成交18.9亿元,换手率41.64%。
  因创新及技术优势,兆易创新一直备受推崇,其主营闪存芯片交出的半年报业绩答卷相当不错: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4.09%至6.5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到8439万元左右,同比增53.32%。兆易创新此时的停牌,确实出乎不少投资者的意料。
  兆易创新并不是次新股闪电停牌重组的个案。此前的9月6日,中潜股份公告拟筹划重大事项,因相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自9月5日开市起停牌。9月8日,中潜股份确认其正在筹划的重组事项已构成重大资产重组。9月15日,中潜股份公告称,公司以及有关各方正积极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各项工作,公司聘请的独立财务顾问、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正在对标的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审计等工作,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中潜股份的停牌动作同样神速。中潜股份刚于今年8月2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若按交易日计算,其上市至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前总计交易了24个交易日。中潜股份主营海洋潜水装备等涉水防护设备等,2016年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营收同比微增1.09%至1.7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700万元左右,同比增加10.94%。
  事实上,除了兆易创新、中潜股份这类闪电停牌的次新股,还有不少次新股的重组也在加速,如金冠电气与南方传媒皆在上市半年内停牌谋求重组。
  其中,今年5月6日上市的金冠电气于9月14日起停牌筹划重大事项;今年2月上市的南方传媒则于6月初停牌,9月13日的进展公告显示,南方传媒确定涉及发行股份收购资产,拟收购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南方传媒称本次重组有意简化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提高对广东省发行资源的整合能力。
  值得警醒的是,类似兆易创新与中潜股份这样上市刚满月即停牌的案例存在一定的风险。有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即展开收购,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一方面优质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平台实现跨越发展是应有之义,但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个别上市公司着急收购资产来“粉饰”疲软的业绩,或以此解决上市前未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