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基金柏重波:定增资产性价比高优选项目看重质量
时间: 2016-09-20 文章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 定增基金大幅拉低参与门槛,让普通投资者也可以参与定增项目,真正体现了普惠金融理念定增项目具有明显超越大盘收益的特征,除2009年外,其他年份定增项目的平均收益均高于当年沪深300的涨跌幅,平均超额在35%左右 ]越来越多公募基金的加入,使得定增市场生态也在发生变化,首当其冲的是,平均单份1亿元的参与门槛被抹平。
“现在定增10%到15%的折价我认为非常有吸引力。这种情况下,定增基金大幅拉低参与门槛,让普通投资者也可以参与定增项目,真正体现了普惠金融理念。”嘉实惠泽定增(160722)拟任基金经理柏重波表示。
定增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大类资产”。据统计,近三年定增项目的平均收益为66.16%,近五年平均收益为58.4%,2008-2015年的平均收益则是53.5%。
定增基金的吸引之处在于其折价率:一方面在大盘调整时提供了一定的 “安全垫”,另一方面在大盘上涨时可享受折价以及净值上涨带来的收益。
拉低定增门槛,彰显普惠金融
定增项目具有明显超越大盘收益的特征,除2009年外,其他年份定增项目的平均收益均高于当年沪深300的涨跌幅,平均超额在35%左右。
定增的吸引力之一,便是来自于折价的制度性机会。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定增的折价率高达38.7%,总体来看,折价能为定增贡献约40%的收益率。
由于各年市场环境不同,定增折价率也不同。今年来,定增折价有所收窄,目前仍有15%左右。扣除折价之后,定增平均收益率22%左右,仍大幅跑赢指数——这也说明定增标的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较好的收益特征。
2014年起,上市公司定增需求开始井喷。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共有825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方案,实际募集规模达12454亿元,增发总量约是2014年(增发数量477家,增发规模6908亿元)的两倍。
尽管定增投资的机会显著,但参与门槛较高,据统计,定增项目平均单份参与规模超过1亿元。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十五条规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境内上市公司公开或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票及其受(收)益权,仅面向特定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除外。毫无疑问,这意味着原银行理财投资定增优先级模式不可持续,几乎没有投资门槛的公募基金备受青睐。
“我个人认为,定增现在在公共视野里面受到的关注度仍然是不够的,公募定增基金现在的占比约是1.47%,主动股票投资的基金占整个流通市值的比例大概5%左右。”柏重波称,这意味着未来定增基金占比有三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高性价比的大类资产
嘉实惠泽定增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柏重波长期从事大周期行业研究工作,也是嘉实周期组组长。他表示,“我们认为总体来说定向增发在所有的大类资产里面是比较有性价比的一个资产,现在这个时间点是做定向增发比较好的时点,嘉实在定向增发这块优势也比较明显。”
柏重波表示,嘉实在定增领域,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一是嘉实有70多名分析师团队深入、全面覆盖紧密联系的公司,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地研究市场关注度低的项目;二是嘉实集团联动投资,这有助于共同拿到项目、尤其是市场沟通少或是大项目;三是多年来与上市公司的持久合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四是在过去的投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兼顾收益与风险。
柏重波说:“大的建仓原则,总体是平稳速度的建仓,如果市场出现比较大幅度的上涨,会控制建仓的节奏稍微慢一些,如果市场有一个下跌的话,建仓速度会快一些,在行业配置上则相对均衡”。
柏重波进一步表示,个股上会尽量选择有安全边际的公司去参与,在这个范围内一是选择公司质地本身优秀的公司,“把它的折价当做额外的一个赠送”;二是当无法避免有些公司估值比较高,会在折价上的要求更高;三是会对所有的定增项目进行专门的风险评估,一旦发生极端的情况,比较差的情况,比如说市场下跌比较多时,会一直考虑有可能暴露的风险大概是什么样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