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新交所:与会员合力推进一线监管

时间: 2017-09-01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近年来,一线监管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演变得到持续强化,而会员监管作为其中一环,重要性与日俱增。事实上,探索“以监管会员为中心”的交易行为监管模式不仅是境内交易所近一年多来的有益尝试,也是境外交易所用于防范资本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
  在日前由沪深交易所共同主办的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国际研讨会上,新加坡交易所监管公司总裁陈文仁便分享了新交所与会员单位合力防范市场不当行为的监管实践经验。
  在新加坡,新加坡交易所,包括保荐人、审计师、律师和承销商在内的中介机构,以及上市公司,三方共同组成了新加坡资本市场的生态系统。对于各市场参与者来说,新交所基本是唯一的监管方,这也是新交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在过去,我们常常单枪匹马地做事情。但我们现在发现,与市场各方结成伙伴关系,和专业人士一起做事情,让他们也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够取得最大的成功。”陈文仁表示,为了做到有效的信息披露,市场各方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近年来,新加坡市场在防范市场不当行为方面的监管取得了长足进步。
  据陈文仁介绍,新交所一个常用的做法是主动出击,根据调查结果和交易所会员发布的信息,针对虚假交易等情况发出“谨慎交易”公开警示,有效地描述监管机构通过监察活动观察到的情况,与市场分享,敦促投资者在交易某个股票时要谨慎行事。这一手法近年来也逐步得到强化。
  新交所的操作经验包括:当散户投资者占比还比较小的时候,新交所就迅速采取措施,并尽可能具体地描述相关异常情况。同时,公开警示要有选择性,否则市场可能会忽视这些警示。
  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新交所需要会员的配合。陈文仁表示,刚发现虚假交易信号时就采取谨慎的预防行为,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况,对市场的影响会更小,而这就需要券商的帮助。
  对此,新交所积极与会员沟通监管措施与标准,通过编制交易监管手册、会员监管面板,加强会员异常交易行为监管第一道防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