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频现超期未披露财报 5家三板公司领监管函

时间: 2017-08-10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因未及时披露2017一季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股转系统)近日连发5份自律监管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ST昌信(831506)、思考投资(831896)、九鼎集团(430719)、福能租赁(832743)、达仁资管(831639)5家挂牌公司收到了来自股转系统的自律监管函。
  事实上,新三板挂牌公司超期未披露财务报表的现象已屡见不鲜。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未按时披露2016年年报的新三板挂牌公司有559家,占挂牌公司总数的5%,而股转系统则对这些公司实施暂停转让。
  5公司信披违规领监管函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以下简称《信息披露细则》)规定,公司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的一个月内披露季报,否则构成信披违规。
  记者注意到,上述5家公司中,有4家公司因超期披露财务报表而信披违规。公告显示,达仁资管于2017年5月2日披露2017年一季报,比规定的最晚时间晚了一个工作日;九鼎集团、思考投资和福能租赁分别于2017年5月2日、5月8日及7月26日披露一季报,未在该会计年度前三个月后的一个月内编制并披露;ST昌信至今仍未披露。
  因此,上述5家挂牌公司的董事长、财务总监或董秘等信披负责人收到股转系统出具警示函的相关自律监管措施。
  全国股转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提醒挂牌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责任人应当按照《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 (试行)》及有关通知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完善治理公司,诚实守信,规范运作。并告诫公司充分重视定期报告披露问题并吸取教训,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否则,将进一步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或给予纪律处分。
  ST昌信已无人上班
  除本次收到监管函,上述公司此前也因信披问题被股转系统问询。记者注意到,九鼎集团此前曾因2016年年报、境外子公司发美债被股转系统问询。而公司从2015年6月5日申请重大事项停牌后,一直处于“休眠状态”。截至8月9日,九鼎集团停牌时间已达796个自然日,成新三板“停牌”之最。
  而ST昌信的情况更不乐观,7月6日公告称,公司多位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因昌信农贷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7月31日,该公司通知其主办券商,由于公司的公章及相关印鉴、财务资料、部分电脑等被经侦封存,且公司目前无人员正常上班,无法正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到了8月8日,公司的做市商只剩下一家。当天,股转系统对其发布做市商不足两家的公告,于次日开始正式停牌。
  不仅如此,2015年挂牌的达仁资管还曾陷入保“壳”难题。2016年5月27日,全国股转公司对私募机构提出新的“八项挂牌条件”,其中一条规定“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收入来源的80%以上”。
  记者查阅达仁资管2016年年报后发现,公司去年营业收入中,投资管理业务占比7.52%;利息收入占比1.15%;其他业务收入占比91.34%。其中,其他业务收入均为非投资管理业务收入,未达到上述规定的要求。
  2017年7月10日,达仁资管公告称,公司将被北京杰思伟业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收购完成后,收购人将持有达仁资管股本总额的35.03%,成为公司控股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