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并购重组加速回暖 近两月审核量大增标准不降

时间: 2017-07-28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上周,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共组织了3场会议,审核了9家企业的并购重组申请,9家全过,创年内新高,引发市场关注。 “上周过会数量大幅度提升,表明监管层对并购重组的审核正在逐步加快。”深圳一家中型券商投行负责人称,经过整饬的A股并购重组市场有望逐步回归本源。 近两个月审核加速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7月17日至21日,仅一周时间证监会共审核通过了9家企业的并购重组申请。其中,无条件通过的有6家,有条件通过的只有3家。从审批数量上看,一周审核9家企业,创今年以来每周过会纪录新高。近期最高的通过数是6月最后一周的8家。 “6月以来,并购重组审核速度明显加快,过会数量也不断提高,这表明监管层放松了在数量上的控制。”上述投行负责人表示。 6月和7月所审核的并购重组企业数量几乎等于今年前5个月的总和。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前5个月共审核了52家企业的并购重组申请,每月并购重组上会企业总数分别为10家、6家、14家、11家和11家,每周上会数量在2至4家不等。这一数字在6月份悄然生变,每月的审批量开始猛增,其中6月为26家,7月为21家(截至上周五)。 从通过率看,截至目前,今年以来证监会共审核了99家企业的并购重组申请,其中仅7家未能通过审核,通过率92.93%;有57家企业无条件通过,剩下35家企业为有条件通过。 据了解,有条件通过的企业,需要对审核意见逐项予以落实,并在1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补充材料及修改后的报告书报送上市公司监管部。 并购重组回暖 除了审核速度加快外,近期一些颇具标志性的事件,也让市场感受到了并购重组回暖的趋势。如中国联通停牌筹划“混改”、中信海直停牌筹划重组、中国神华及国电电力双双停牌等大型并购案例。 同时,还有国创高新跨界并购深圳云房的方案火速过会,也让市场感受到了并购重组审核尺度在放开。公开资料显示,国创高新从发布预案到过会仅仅用了5个月有余。5月17日,国创高新公告,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委有条件通过。 此外,6月5日,ST云维披露了新三板公司深装总拟借壳上市的预案,让市场又看到了借壳上市的身影。 “监管层并没有对并购重组进行明确限制,对合法合规的并购重组还是支持的。”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近期监管层在公开场合频繁鼓励并购重组,预计下半年并购市场在数量上将有所突破,但并不意味着会放松对项目的审核标准。 6月17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上首次提到“券商不要只盯着IPO业务,还要多做做并购重组,搞活存量”。证监会主席助理宣昌能也表态,证监会鼓励面向创新创业项目的并购重组。通过市场化并购,推动行业整合和转型升级,催生新的业绩增长点。 此外,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日前在陆家嘴论坛上也介绍,去年以来,大幅简化并购重组行政审批,鼓励基于产业整合的并购重组,严格重组上市要求,加强并购重组监管。这一松一紧有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有力支持国企改革、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