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金秋九月,雁栖湖畔。9月12日,由平安银行特殊资产管理部主办的平安特殊资产专家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邀请多位专家学者,来自资产管理公司、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实务界的资深人士,以及平安集团专业公司、平安银行总行部门领导等出席。
平安银行特殊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尹飞致辞,指出当前特殊资产行业面临着总量攀升与结构转化、定价失衡与盈利收窄、模式固化与能力滞后三大挑战,亟需从处置思维向经营思维变革。同时,结合特殊资产管理部的优势与实践经验,倡议合力打造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标杆性项目,实现共赢发展。一是围绕单个项目,聚力推动精准化的资产重组;二是聚焦大型企业,探索推动系统性的资产重组;三是优势互补,共同推动项目的精细化运营与价值提升;四是探索创新,共同研究司法规则在清收领域的高效应用。
平安特殊资产专家工作机制始建于2020年,既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也有长期从事实务工作的资深律师和行业专家,还包括特管内部的专业人士,涵盖了法律、金融、投行、税务、评估等与特殊资产经营管理息息相关的专业领域。专家工作机制运行五年来,成果丰硕。本次论坛特设特殊资产专家增聘仪式,现场为4位增补特聘专家及14位内部专家进行授牌。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教授、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主任李曙光就《我国重整制度的新发展新趋势》作主题演讲,从上市公司重整、地产商重整、地方平台企业重整、个人债务重整等方面带领大家重新认识了重整制度的价值,并从重整主体、重整客体、重整主导者与操作者等多视角多维度分享了破产法修改中重整制度的改进重点。
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主任季诺就《关于金融债权人重整思维的思考》作主题演讲,他从对房地产行业破产重整情况的观察切入,分享了金融债权人的角色定位与重整思维,并结合案例,展望了破产法的新发展。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不良资产研究员王洋就《“三低”时期特殊资产市场的机遇、挑战和应对》作主题演讲,王洋提出,在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时期,行业面临着资产承接能力、资产运作能力及风险管理能力三大挑战,需以合作和创新求共赢之道。
浙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达就《以生态圈建设创新不良资产投资模式》作主题演讲,介绍了其对地方AMC的工具功能理解,分享了浙商资产在“不良+投行,金融+产业”模式下的具体实践案例,以及在深化服务商模式、共建生态圈等方面的积极探索。
进入“雁栖论道环节”,平安银行特殊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李继主持,围绕“企业破产重整中金融债权的保护”,与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嘉宾展开讨论,对破产重整中担保物权的暂停行使、破产法修订中保护债权人公平受偿与企业拯救两大职能平衡进行了研讨。
平安银行特殊资产管理部东区总经理朱戈主持,与来自投资机构、律所、评估机构等实务界的行业资深人士,就“困境房地产的重组与盘活”主题开展讨论,深入分析了当前房地产特殊资产市场的投资路径、估值逻辑等热点实务问题。
在论坛的个案把脉环节,平安银行特殊资产管理部法律事务部周建康主持“破产案例”分组研讨,平安银行长沙分行行长助理邓智主持“房地产事务案例”分组研讨。两场个案把脉结合具体案例,讨论了合并破产、偿债方案救济、房地产项目优先权博弈、价值修复与提升等实务问题,为未来处置类似项目提供了可参考的路线图。
围绕新环境、新挑战、新机遇,本次平安特殊资产专家论坛,平安特管与特殊资产行业专家进行了积极探讨,结合前沿学术理论与实践案例,以创新为刃破局而立,以协同为基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特殊资产行业“创新、破局、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