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年内个人消费金融ABS发行规模骤减45% 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将跑步入场

2018-09-28
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初步统计,截止到昨日,今年以来市场共发行个人消费贷款类ABS产品59只(含企业ABS和信贷ABS),发行总规模约为134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约45%。
  此外,包括信用卡分期、小额贷款等消费金融类的ABS产品发行金额环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析认为,2017年年底,网络小贷ABS融资被纳入表内,合并计算杠杆率,发行ABS产品以减少资本占用的优势已不明显,严格限制了消费金融ABS的扩张。
  消费金融类ABS
  年内已发行1342亿元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向消费驱动型转变,消费金融业务近两年来飞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各上市银行旗下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引人注目。消费金融ABS一方面由于现金流稳定、风险分散,普遍受投资人青睐;另一方面由于可以有效盘活信贷资产,减少资本占用而受发行主体的青睐。去年消费金融类ABS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业内普遍认为,今年以来消费金融类ABS将继续维持增长。但目前来看,这一情景并未持续。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的数据统计,截止到昨日,今年以来市场共发行个人消费贷款类ABS产品59只。其中,企业ABS产品54只,信贷ABS产品5只。合计发行规模为1342亿元。以此计算,这一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约45%。
  此外,与个人消费相关的信用卡分期ABS产品中,今年以来,共发行5只产品,合计发行规模为470亿元,而2017年全年该类产品发行15只,规模为1310.36亿元。期限修正后,今年以来该类产品规模比去年同期也下降超过50%。其中,小额贷款类产品今年以来共发行7款,发行规模为67亿元,同比下降约62%。
  融360此前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今年以来消费金融类ABS产品规模下降,主要是因为2017年底网络小贷ABS融资被纳入表内,合并计算杠杆率,严格限制了消费金融ABS的扩张。这一监管规定执行后,一度有消费金融ABS项目停滞甚至终止。
  2017年年底,《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发,文件指出,应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审慎管理。以信贷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名义融入的资金应与表内融资合并计算,合并后的融资总额与资本净额的比例暂按当地现行比例规定执行,各地不得进一步放宽或变相放宽小额贷款公司融入资金的比例规定。这一规定的出台,极大减少了通过发行ABS产品,盘活信贷资产,减少净资本占用这一模式的优势,使小贷公司发行ABS的意愿降低。
  从发行主体来看,今年以来,个人消费类ABS发行主体已经明显减少。去年发行多个产品的百度金融、拉卡拉网络小贷等公司,今年以来并没有新产品发行。
  《证券日报》记者还发现,从今年以来发行的59只个人消费贷款类ABS产品的发行主体来看,阿里系仍占据绝对的份额,相关的产品有48只,其中“花呗”系列有29只产品,“借呗”系列发行了16只产品。总计发行金额为1058亿元。
  为应对上述现金贷整治的新规,蚂蚁金服分别对旗下两家小贷公司进行增资。《证券日报》根据天眼查信息查询,今年2月27日,“花呗”系列产品的发行主体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20亿元增加到80亿元,增加了75%的注册资本。同日,“借呗”系列产品的发行主体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8.09亿元增加到40亿元,增加了近55%的注册资本。
  除“阿里系”产品外,今年以来京东发行了3只个人消费贷款类ABS产品,分别为京东白条18号至20号;苏宁小贷作为发行主体发行了一款产品,规模为5亿元;小米小贷作为发行主体发行了一款产品,发行规模为30亿元。
  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
  将加速入场
  近期,包括招商银行、北京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相继公布2018年半年报,有不少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也浮出水面。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上半年共净赚约12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发行的个人消费金融类产品中,发行主体鲜见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的一份报告显示,根据监管要求,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想要发行ABS,需满足最低三年经营期限。目前银保监会批复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只有北银消费金融公司、中银消费金融公司、四川锦程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公司4家是在2010年批复,其余的则在2014年8月分以后批复的。因此,根据三年最低年限要求,在今年上半年之前,持牌机构能够发行ABS的并不多。
  目前,监管机构对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资本方面的要求包括: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投资余额不高于资本净额的20%等。也有分析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公司满足经营期限要求,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将逐步成为消费金融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今年以来发行的个人消费金融ABS产品中,仅有两款产品的发行主体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且均为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产品。分别为捷嬴“2018-1”和“捷嬴2018-2”,发行规模分别为35.99亿元和30.16亿元,起息日分别为3月23日和7月24日。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